華檢公司之夾克驗貨標準
(一)、面料:按設(shè)計要求。
(二)、里料:采用與面料性能、色澤相適應(yīng)的里料。
(三)、輔料:
樸料:一般采用的如線樸、紙樸、硬粗布樸等,其縮水率與面料相適應(yīng)。
縫線:可采用絲線、滌棉線等,納襯用棉線,其質(zhì)量、色澤必須適合各使用部位。
鈕扣、拉鏈:無銹、耐用、光滑、其色澤與面料相適應(yīng)。
一、產(chǎn)品裁片的檢驗標準:
1、面布的正反面的區(qū)別,對有明顯正反面之分,按常規(guī)判斷方法,對不明顯的難以判斷的,按制單工藝要求區(qū)別正反面;特殊性的面料按特殊要求規(guī)定。
2、面料有彈力的特性,一般按彈力方向以款式的圍度方向為主(直彈橫裁剪)。
3、面料的圖案,一順圖案以一個方向為主,倒置圖案以向上圖案為主,有倒順光澤、倒順毛、陰陽格的面料,以全身順向一致(毛向、全身向下,順向一致);特殊圖案,以主圖案為準,全身上下一致。
4、面料的質(zhì)量較差,如易松散、易毛邊、脫落等,制作時注意堆放,或采用打邊、粘樸等方法處理;對易抽紗、勾絲的面料在生產(chǎn)制作時小心操作,注意堆放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質(zhì)量事故。
5、面布的縮水:
a.可采用按面料縮水的比例加放;(面料縮水率小于5%)
b.可采用大燙縮水方法;(面料縮水率大于5%)
c.對面料縮水不穩(wěn)定的,可采用裁毛片后修裁的方法。
6、對條、對格規(guī)定:面料有明顯條、格在1cm以上的,標準按下表執(zhí)行
部位名稱 |
對格對條規(guī)定 |
備注 |
左右前身 |
條料對條、格料對格,互差不大于0.3cm |
遇格子大小不一致,以前身1/2上部為準 |
袋與前身 |
條料對條、格料對格,互差不大于0.2cm,貼袋左右對稱互差不大于0.3cm |
遇格子大小不一致,以袋前部為準 |
左右領(lǐng)尖 |
條格料左右對稱,互差不大于0.2cm |
|
袖子 |
條格順直,格料對格,以袖山為準,兩袖互差不大于0.5cm |
|
7、載片各部位緯斜規(guī)定及標準:
a.前身:經(jīng)紗以領(lǐng)門寬線準,不充斜。
b.后身:經(jīng)紗以腰節(jié)下背中線為準,傾斜不大1cm,條格料不充斜。
c.袖子:經(jīng)紗以前袖縫為準,大袖傾斜不大1cm,小袖傾斜不大1.5cm。
d.領(lǐng)面:緯紗傾斜不大于0.5cm,條格料不充斜。
e.袋蓋:與大身紗向一致,斜料左右對稱。
?。?、色織格料,緯斜不大于3%。
二、中燙檢驗標準:
核對實樣。
燙要跟足實樣,不變形、不走樣,并修剪止口,對淺色面料,特別是白色面料,可采用中燙包燙的做法。
整燙骨位,需平整平順,不可倒錯方向(如省骨位,前幅需向后中方向,后幅需向后中方向),根據(jù)面料的性能適溫熨燙。
三、縫制檢驗標準:
1、針型:根據(jù)面料的性質(zhì)及厚薄度,采用大小不同的型號縫制。
在制作過程中,出現(xiàn)針尖毛禿,需及時換針,避免針尖毛禿給面料造成的勾絲、斷紗等現(xiàn)象。
2、線型:選用適合所用衣料質(zhì)量的縫線,配色滌綸線。
線色以面料的面色為準,色差不充許程度為負半級,正一級(印花、條格、色織原料應(yīng)以主色為準,裝飾線縫制例外),特殊線縫制另注。
3、針距:詳見下表
項目 |
針距密度(針) |
|
明暗線 |
3cm不少于12 |
|
包縫線 |
3cm不少于10 |
|
鎖眼(手工) |
1cm不少于10 |
|
釘扣 |
手工 |
雙線二上二下繞三繞 |
機扣 |
每眼不低于6根線 |
要求:各部位線路順直,沒有跳線、脫線,針距整齊牢固、流暢、平服、美觀;面、底線松緊適宜,不宜緊,起落針時應(yīng)回針,不能有針板及送布牙所造成的痕跡;袋口兩端應(yīng)打結(jié),可采用套結(jié)機或平縫機回針。
4、縫紛:除特殊要求外,均為1cm,要求:寬窄一致、均勻,不可有長短或容位現(xiàn)象;滾條、壓條一平服,寬窄一致;袋布的墊料要折光邊或包縫。
5、落樸位:根據(jù)款式的要求,具體定粘樸位,注意不可漏粘。
粘時溫度適宜,粘牢,不可滲膠,起泡或脫落。
6、合肩、埋夾:肩縫不可長短,側(cè)縫腳叉,長度按工藝表,注意腳叉長短一致,平服,不可有翹起或吊起現(xiàn)象。
7、領(lǐng)、夾圈:合面里領(lǐng)、夾圈,骨位對牢,領(lǐng)圈需用配色樸定型,修整內(nèi)止口。
要求:領(lǐng)子平服,領(lǐng)面松緊適宜,不反翹。
8、袖:绱袖:對牢刀眼位,吃勢均勻,圓順自然,左右對稱。
9、前身:胸部對稱,面、里、襯服貼,省道順直;止口順直平挺,門襟不短于里襟,不攪不豁;袋位按紙樣點位挖袋,要求:左右袋高、低、前、后、對稱,袋蓋與袋寬相適應(yīng),袋蓋與身的花紋一致。
10、駁頭:串口、駁口順直,左右駁頭寬窄、領(lǐng)嘴大小一致。
11、里布:做法及要求同面身,所有骨位為倒骨。
套里布:骨位對牢,不可容位,下腳邊、袖口邊、袖同頂(面里)骨位訂針(或手工挑邊)。
成衣后要求面、里吻合、平服。
12、嘜頭:
a.主嘜:訂嘜線應(yīng)與嘜頭底色相宜。
后領(lǐng)下2.5cm(1英寸)居中車訂,注意嘜頭左右不可有高低。
b.掛耳嘜:立領(lǐng)在后領(lǐng)上居中車訂。
c.洗水嘜:左里袋內(nèi)口下居中車訂。
d.煙治:主嘜下居中車訂。
13、對白色面料或淺色面料,整件衫內(nèi)處理要求:止口一致整齊,無線頭,無雜色線或其它雜物等到。
四、檢驗各部位疵點規(guī)定及標準見下表、部位見下圖:
序號 |
疵點名稱 |
各部位允許存在程度(cm) |
||
1 |
2 |
3 |
||
1 |
粗于一倍粗紗 |
不允許 |
1~2 |
2~5 |
2 |
粗于二倍粗紗 |
不允許 |
不允許 |
1~3 |
3 |
淺細紗 |
不允許 |
1~2 |
2~4 |
5 |
斑疵(油、銹、色斑) |
不允許 |
不大于0.2²(不明顯) |
不大于0.3²(不明顯) |
五、檢驗各部位規(guī)格極限偏差標準按下表規(guī)定:
部位名稱 |
允許偏差(cm) |
備注 |
|
衣長 |
±0.8 |
由肩縫最高點垂直量至腳邊 |
|
胸圍 |
±1.5 |
扣好鈕扣(拉好拉鏈),前后身放平,在袖窿底縫處橫量 |
|
袖長 |
圓袖 |
±0.6 |
由袖子最高點量至袖口邊 |
連肩袖 |
±1 |
后領(lǐng)線跡縫中點量至袖頭邊中間 |
|
總肩寬 |
±0.5 |
由肩袖縫交叉處,解開鈕扣放平量 |
|
領(lǐng)圍 |
±0.5 |
領(lǐng)子攤平橫量,立領(lǐng)量上口,其他領(lǐng)量下口 |
檢驗工具:鋼卷尺或軟皮尺(一面以厘料為單位,一面以英寸為單位)。
六、檢驗質(zhì)量缺陷判定依據(jù)及標準見下表:
1、缺陷
單件產(chǎn)品不符合標準所規(guī)定的核技術(shù)要求即構(gòu)成缺陷。
按照產(chǎn)品不符合標準對產(chǎn)品的使用性能、外觀的影響程度、缺陷分成三類:
A、 嚴重缺陷:嚴重降低產(chǎn)品的使用性能,嚴重影響產(chǎn)品外觀的缺陷,稱為嚴重缺陷。
B、 重缺陷:不嚴重降低產(chǎn)品的使用性能,不嚴重影響產(chǎn)品外觀,但較嚴重不符合標準規(guī)定的,稱為嚴重缺陷。
C、 不符合標準的規(guī)定,但對產(chǎn)品的使用性能和外觀影響較小的缺陷,稱為輕缺陷。
項目 |
序號 |
輕缺陷 |
重缺陷 |
嚴重缺陷 |
外觀 |
1 |
表面有污漬、粉印、亮光、水花、死褶,表面死線頭長于1cm3根以上 |
表面污漬2cm²以上,粘合襯起泡,滲膠,燙黃,變色 |
殘破,變質(zhì),粘合襯嚴重滲膠 |
規(guī)格 |
2 |
超充許偏差范圍50%~100% |
超充許偏差范圍100%以上。 |
|
輔料 |
3 |
線、襯等輔料與面料質(zhì)地、色澤明顯不相適應(yīng) |
|
金屬附件品質(zhì)不良,銹蝕 |
標志 |
4 |
商標位置不端正,號型標志不清晰,或無成分標志、洗滌說明 |
號型標志不正確 |
無號型標志及商標廠記 |
針距密度 |
5 |
各部位不得有跳針 |
明線連續(xù)跳針,鎖眼缺0.3cm以上 |
鏈式機有跳針及漏針 |
對條對格 |
6 |
超過規(guī)定的50%以內(nèi) |
超過規(guī)定50%以上100%以下 |
|
縫制外觀質(zhì)量 |
7 |
各部位縫制不平服,松緊不適宜,底邊不圓順、順直,毛、脫、漏小于1cm |
有明顯拆痕,縫合毛、脫、漏大于1cm,表面部位布針眼外露 |
毛、脫、漏大于2cm |
8 |
緝明線寬窄明顯不一致,明顯不順直 |
|
|
|
9 |
鎖眼、釘扣、封結(jié)不牢固,眼位距離不均勻大于0.3cm,扣與眼位及四合扣上下相對互差大于0.3cm |
眼位距離不均勻大于0.6cm,扣與眼位及四合扣相對互差大于0.6cm |
|
|
10 |
領(lǐng)子面里松緊不適宜,表面不平服,領(lǐng)尖長短、駁口寬窄互差大于0.3cm |
領(lǐng)面、里松緊明顯不適宜 |
|
|
11 |
領(lǐng)窩不平服,起皺,绱領(lǐng)以肩縫對比互差大于0.5cm |
領(lǐng)窩明顯不平服,起皺,绱領(lǐng)以肩縫對比互差大于0.6cm |
|
|
12 |
绱袖不圓順,前后不適宜,吃勢不均勻,兩袖前后不一致互差0.8cm |
|
|
|
13 |
袖縫不順直,兩袖長短互差大于0.6cm,袖頭互差大于0.3cm |
|
|
|
14 |
前身拉鏈松緊不適宜,兩搭門長短,門空襟短于里襟,或門襟長于里襟0.5cm以上 |
門里襟互差大于0.6cm以上,裝拉鏈明顯不平服 |
|
|
15 |
袋與袋蓋不圓順,開袋裂口,嵌線寬窄互差大于0.3cm,袋位高低、前后大于0.5cm |
袋口封結(jié)不牢固,毛邊,做袋無墊袋布 |
|
七、大燙檢驗標準:
1、根據(jù)面料性質(zhì),中溫熨燙。
2、根據(jù)款式及款式各部位的要求采用拉、歸、拔等處理方法熨燙。
3、各位外觀需熨燙平服、平挺、整潔、端正對稱。
4、整體效果美觀、無亮光、水花、無燙黃、死痕、污漬。
八、包裝檢驗標準:
1、單件包裝,一衣一膠袋,膠袋規(guī)格(款式、長度)按款式要求,要平整、松緊適宜。
2、每件必須有一掛咭(有商標、號型和使用說明標記,須注明品名、號型、顏色等)。
3、齊色、齊碼、成套出貨。
4、按KALTENDIN的原裝方法及要求。
五、成品抽樣檢驗標準:
1、抽樣數(shù)量按產(chǎn)品批量:
200件以下(含200件)抽驗10件以上。
200件以上至500件(含500件)抽驗20件以上。
500件以上抽驗30件以上。
2、單件(樣口)判定:
優(yōu)等品:嚴重缺陷數(shù)=0 重缺陷數(shù)=0 輕缺陷數(shù)<3
一等品:嚴重缺陷數(shù)=0 重缺陷數(shù)=0 輕缺陷數(shù)<5
合格品:嚴重缺陷數(shù)=0 重缺陷數(shù)<1 輕缺陷數(shù)<7或嚴重缺陷數(shù)=0 重缺陷數(shù)<2 輕缺陷數(shù)<2
3、批量判定:
優(yōu)等品批:樣本中的優(yōu)等品≥90%,一等品≤10(不含合格品)
一等品批:樣本中的一等品以上產(chǎn)品≥90%,合格品≤10(不含不合格品)
合格品批:樣本中的合格品以上產(chǎn)品≥90%,不合格品≤10(不含嚴重缺)